據(jù)臺灣媒體報道,1993年的新加坡汪辜會談,是兩岸交流史的里程碑,但接著李登輝訪美、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及臺海危機等連串事件,讓二次汪辜會間隔了5年,直到1998年10月14日才在上海登場;雙方定位這是“會晤而非會談”,凸顯當時兩岸緊繃的微妙氣氛。
辜振甫當年率團抵達上海虹橋機場后,隨即與汪道涵在上海和平飯店和平廳進行對話;汪辜會晤的那幅歷史照片,至今仍被擺放在和平飯店網(wǎng)站上,留住歷史的關鍵一刻。
當時兩岸仍氣氛緊張,汪辜會晤特地選在和平飯店和平廳,頗具特殊意涵;當晚汪道涵也在和平飯店設宴替辜振甫一行接風;10月15日,辜振甫在新錦江飯店與汪道涵再次晤談。
汪辜經兩輪會晤后,達成四項協(xié)議,包括汪道涵在適當時機訪臺;但隨后兩岸又中斷官方交流,直到國民黨2008年再度執(zhí)政,才恢復制度性磋商。二次陳江會談陳云林抵達臺北,終于代汪道涵實現(xiàn)當年約定。
辜振甫在回憶錄提到,二次汪辜會晤是“融冰之旅”,辜振甫體會到“融冰”手段是溫和的,需要時間醞釀;歷經20年,兩岸從破冰、融冰直到簽署ECFA,第五次陳江會是歷史傳承的重要時刻。(20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