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族認同助推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

2013年03月01日 11:16:00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字號:    

  臺灣競爭力論壇27日公布的一份最新民調顯示,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達61%,不認同者有35%;認同自己屬于中華民族者高達90%,堅持非中華民族者僅有6%。此數(shù)據(jù)顛覆以往一些民調指多數(shù)臺灣人認為自己并非中國人的印象。

  盡管臺灣的民調機構眾多,調查數(shù)據(jù)也千差萬別,但這次的民調也從一個側面表明,臺灣社會的絕大多數(shù)民眾在“中華民族”這一民族認同上是有共識的。這不僅為兩岸之間不斷擴大開放,不斷密切交流與往來產(chǎn)生積極作用,也是兩岸未來進一步深化交流與和平發(fā)展的重要紐帶和基礎。

  歷史上兩岸經(jīng)歷了長達近百年的隔絕,包括長達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tǒng)治和近四十年的政治阻隔。長期隔絕讓新生代的臺灣民眾在自身的國家與民族認同上產(chǎn)生了模糊與分歧,加之臺灣內部經(jīng)歷了李登輝、陳水扁執(zhí)政時期推行的所謂“本土化”和“去中國化”的沖擊,民族認同更是出現(xiàn)了嚴重的危機。時至今日,臺當局仍未能完全剔除文化教育領域中遺留的“去中國化”毒瘤對新一代臺灣年輕人的毒害。

  不僅要讓臺灣民眾對“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有共識,更要讓臺灣民眾認識到兩岸也同屬中國人,同屬中華民族。而這就需要兩岸之間不斷擴大開放,密切交流與來往,讓臺灣民眾親身感受兩岸相同的血緣、語言習俗和文化,兩岸原本就是一家。

  令人可喜的是,自2008年重新開啟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序幕以來,兩岸在經(jīng)濟、文化、社會領域的交流日益擴大,往來日益頻繁,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勢頭。兩岸民眾在交流中相互了解,在往來中相互熟知,這些都為兩岸之間的民族認同創(chuàng)造了積極條件。

  不僅如此,重返執(zhí)政的國民黨在臺灣摒棄了民進黨執(zhí)政時期大搞“臺獨”陰謀、阻礙兩岸正常交流、閹割兩岸共同文化的錯誤做法,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重新回到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正確道路上。連任臺灣當局領導人的馬英九在就職演講中也重申了“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的堅定立場。近日,來大陸參訪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zhàn)也明確地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受中華文化熏陶的中國人”。這些都是兩岸之間民族認同的積極因素。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延續(xù)至今,這正是源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有共同的民族認同。相信兩岸同胞能在“同屬中國人”、“同屬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中求同存異,共同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共同努力奮斗。(扶海濤)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河间市| 弥渡县| 福海县| 常州市| 原平市| 历史| 枞阳县| 丰宁| 深水埗区| 阿坝县| 报价| 阜康市| 神池县| 泾源县| 邳州市| 邻水| 邢台县| 祁连县| 海宁市| 临高县| 仙桃市| 临桂县| 澎湖县| 苗栗县| 德阳市| 滨州市| 吉水县| 南华县| 杭锦后旗| 大关县| 翼城县| 青岛市| 阳东县| 永仁县| 宾阳县| 永福县| 正定县| 托里县| 霍林郭勒市|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