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歡渡端午佳節(jié) 效法詩人屈原愛國精神

2014年06月03日 17:26: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臺灣媒體《金門日報》2日發(fā)表社論說,流光易逝,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端午節(jié)。此節(jié)又稱為端五節(jié)、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逢年過節(jié)喜氣洋洋,希望帶來國泰民安。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端午節(jié)之由來,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乃戰(zhàn)國時代之大臣,熱愛自己之國家,期以抵抗強暴秦國。雖是詩人,惟勤于獻計,提出許多富國強兵良策獻給楚王,所憾未被采納,反而聽信奸臣讒言,甚而將其放逐外地,使其抱負落空,但他雖然失望,傷心不已,惟仍竟日擔憂國事,后來就在五月五日那天跳入汨羅江自盡。

  百姓知屈原是愛國志士,見他投江自盡,紛紛劃船出江尋找他尸體,迨后大家就在此日定為端午節(jié),并且在每年這個時候舉行劃船比賽紀念他,由于船體形狀經過設計逐漸改變,予以裝飾而成炯炯有神蛟龍模樣,從而曰之龍舟。劃龍舟稱之劃龍船,也含有大家同舟共濟,合作努力之意思。此外,還要吃粽子,屈原投江自盡,百姓將祭品擲入江中祭祀他,但怕祭品被水沖散,乃將米裝在竹葉包扎,而成現在盛行之粽子,粽子味有甜有咸,有葷有素,有大有小,并不一樣,是能表現中國傳統(tǒng)習俗應節(jié)的食品。

  眾所周知,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在中國民間傳統(tǒng)習俗里,是一年三大節(jié)日之一,端是開端,初之意思,古人稱初一為端一,初五則為端五,五月初五有兩個五字,所以又稱之重五,農歷系以天干紀年,正月為寅月,二月為卯月,五月則為午月,古人又將初五稱為午日,所以五月初五又叫端午,可知相關風俗習慣不少,由來傳說也不止一個,日本等外國也有端午節(jié)。

  再如端午節(jié)懸艾草,卻有一定之科學道理,因五月初五時值初夏,氣候多雨潮濕,細菌叢生,易傳疾病,艾草、菖蒲發(fā)出之氣味,可以驅除邪氣,消去病毒。又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有端午節(jié)要飲雄黃酒之習慣,雄黃又名雞冠,是一種礦物質,也是常用中藥,對各種皮膚真菌與金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具有抑制作用,因而端午節(jié)家人團聚,以喝雄黃酒驅走百病,涂在小孩耳朵、鼻子,并在額頭上畫一個“王”字,則有健身驅邪作用之意思。諺曰:五月一日至五日,涂鼻耳以雄黃,曰:“避蟲毒”。而在仲夏之端午節(jié)喝上幾口雄黃酒,寄寓能驅走百病之愿望。緣此,俗諺曰:”雄雄黃酒,百病多遠走”。

  科技進步,時代在變,然而各地風俗習慣,代代相傳,簡化有之,本質殊少改變,如每年春節(jié)、中秋節(jié)等三大節(jié)日,家家戶戶舉行祭祖酬神活動,迄今盛行不衰,則以端午節(jié)為例,金門地區(qū)社會民間慶;顒映掷m(xù)升華,各鄉(xiāng)鎮(zhèn)村里社區(qū)與家戶,習見端午節(jié)前就已開始綁粽子,用以自食或與至親好友相互饋贈分享,或則舉辦劃龍舟比賽,吸引大批觀賞人潮,可見民眾至表重視,方興未艾。

  任何地方風俗習慣之形成,必然有其背景種因,能夠傳承下來,彌足珍貴,尤以貴在完整呈現,人人知其然,復也知其所以然。如果只是“舉香跟拜”,有例照例,有俗隨俗,流于形式,忽略真正內涵真諦,久而久之,極易變調走樣。換言之,逢年過節(jié)之意義,猶待家庭、學校、社會密切結合,進行隨機教育,俾使人人明其來龍去脈,讓“緣故”真實相傳,不致失真失傳。

  屈原是愛國詩人,滿腔熱血,忠于國家,心中無私,卻被當時昏君楚王冷落,士可殺不可辱,以死而明志,高風亮節(jié),深入人心,獲得崇敬,可見好人不寂寞,忠孝核心價值無可取代。

  茲此,當大家歡渡端午佳節(jié)之際,應該緬懷先圣先賢之愛國精神,祛私務公,實事求是,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愛國愛家,愛己也愛人,促使國家安定、繁榮、進步,大家真正安居幸?鞓贰

[責任編輯:李杰]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海兴县| 宁夏| 龙江县| 内乡县| 固安县| 土默特左旗| 荆州市| 军事| 郴州市| 裕民县| 岚皋县| 万盛区| 建平县| 娱乐| 菏泽市| 阜阳市| 高台县| 莫力| 汉沽区| 青浦区| 新巴尔虎左旗| 神木县| 正定县| 拜泉县| 杭州市| 富蕴县| 固始县| 怀来县| 长汀县| 禹城市| 株洲县| 中牟县| 海淀区| 正蓝旗| 盖州市| 陆川县| 冀州市| 秦皇岛市| 磴口县| 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