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法國參議院發(fā)布報告稱,支持歐洲建立全球性私營評級機構,以抗衡近年來因未能及時預見重要企業(yè)破產和金融危機而飽受批評的美國評級機構。此前,歐元區(qū)第一大經濟體德國的羅蘭貝格咨詢公司也宣布將成立新的信用評級機構。
其實,這已不是歐洲國家第一次試圖通過“歐洲制造”的評級數據應對美國“評級大棒”了。早在2011年1月底,歐盟關于加強對信用評級機構的監(jiān)控已進入立法程序。當時,歐盟委員會提出了《對評級機構的立法建議》。該建議要求銀行業(yè)、保險公司、對沖基金等所有金融機構在評估資本金水平時,要自己評估風險,不能依賴評級機構的報告。建議同時要求監(jiān)管者在監(jiān)管和發(fā)布指令時,不能只依賴評級機構的結果。為了穩(wěn)定主權債券市場,該建議要求評級機構每6個月就要對評級進行一次重新評估,而非目前的12個月;評級結果必須在市場休市后至開市前一個小時之內公布;同時,評級機構需在公開報告前,提前24小時知會被評級國家,并提供報告中計算方法、關鍵事實等數據,被評級國家可以就其中的事實錯誤作出回應。
有分析認為,無論是歐盟還是法德兩國,積極籌備“歐洲制造”評級機構都已是公開的秘密,這一行動完全是對美國“評級大棒”的無奈反制。因為,歐債危機以來,從中推波助瀾,不斷增加市場憂慮、推高做空歐元呼聲的正是這三大美國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惠譽和標普。
2009年12月,標普將希臘信用展望級別降至負面。一時間,希臘國家上空風雨欲來。隨后,惠譽國際將希臘主權信用評級由“A-”降為“BBB+”。最后,穆迪則將希臘短期主權信用級別由A-1下調至A-2級。
繼希臘之后,其他歐洲國家也迅速成為三大巨頭下調評級的目標。2010年4月底,標準普爾將葡萄牙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降至A-;5月初,穆迪將葡萄牙Aa2級主權信用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并提出有可能下調兩檔評級的警告;5月底,惠譽宣布將西班牙的主權評級從AAA級下調至AA+級,歐元匯率也在6月初陷入了4年來的深淵。
日前,穆迪宣布下調16家西班牙銀行評級,此前還下調了意大利26家銀行的信用評級,而惠譽則下調了希臘主權信用評級。25日,穆迪宣布下調28家西班牙銀行的長期債務和存款評級,下調幅度為1檔至4檔不等。
分析人士稱,在艱難應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之時,這些信用評級機構頻頻下調該地區(qū)主權國家和銀行的信用評級,使得歐盟面臨的處境更加艱難,引發(fā)了歐洲決策者的“憤怒”。一直以來,歐洲政治家對這3家評級機構就頗有微詞,指控他們?yōu)槔C券打高分間接造成了2008年金融危機,還批評說,這3家評級機構對歐元區(qū)高債務國家國債降級從而加劇了歐元危機。
眾所周知,信用評級代表了對債務風險的綜合評價,信用評級機構應以客觀性以及權威性為人接受,其對于市場以及投資者也大有裨益:有利于減少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信用評級機構對一個國家或者政府作為債務人償債能力的評價,對于現代國家融資至關重要。一般而言,信用級別越高,償債能力越強,投資者就會愿意購買其證券,這樣債務人的融資能力就得到了增強,融資成本也會相對低廉。這也就是各國都十分看重信用評級機構數據的原因。
分析人士就此認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三大信用評級公司不斷助推和引導市場的避險情緒,甚至胡亂揮舞“降級”大棒,令歐洲各國疲于應付?梢哉f,三大評級機構把降級的“火種”撒到哪里,歐盟的“救火隊”就不得不出現在哪里。因此,變被動為主動地醞釀出臺歐洲標準評級機構,對歐盟及其成員國來說已是勢在必行。
2012年5月底,歐盟決策機構——歐盟理事會(成員國)常駐代表委員會統(tǒng)一了歐盟委員會有關《對評級機構的立法建議》的立場,并授權歐盟輪值主席國據此與歐洲議會舉行談判,以便在歐洲議會通過該法案。分析認為,上述舉措旨在打破穆迪、標普、惠譽三大美國國際評級機構的壟斷,使評級分析方法透明化,減少投資者對評級機構的過度依賴,評級機構有意或無意違反規(guī)則的行為將被課以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