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記者參訪國殤墓園 聽中國遠征軍老兵憶往惜

2014年08月11日 13:17:19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字號:    

  原標題:兩岸記者參訪國殤墓園 聽中國遠征軍老兵憶往惜

  “近年來,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中國遠征軍的故事”,89歲的中國遠征軍老兵盧彩文8日在云南騰沖國殤墓園接受兩岸記者采訪,當被問及遇到的困難時,老人說,其實困難主要不是在生活上,而是能否受到尊重,這幾年情況已有很大改善。

  “追憶中國遠征軍”海峽兩岸記者聯(lián)合采訪活動近日在騰沖啟動。16位臺灣記者、14位大陸記者和兩位港澳記者的參訪首站即是為紀念中國遠征軍而建的國殤墓園。

  70余年前,10萬中國遠征軍為對抗日本侵略者、保衛(wèi)滇緬公路這一國外援助的最后生命線,向緬甸進發(fā)。在3年零3個月的戰(zhàn)斗中,中國共投入兵力40萬人,傷亡約20萬,最終取得勝利,無數(shù)英魂長眠在中緬印邊境的莽莽群山之中。

  2011年9月,19罐入緬作戰(zhàn)為國捐軀的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的骨灰被迎回,安葬在國殤墓園中;今年6月,又有24罐中國遠征軍將士骨灰歸葬該墓園。云南省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黃毅告訴記者,每年兩岸同胞都會在國殤墓園舉行遠征軍公祭活動,他計劃發(fā)動各方力量,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希望能在緬甸曼德勒、臘戌、八莫、密支那、南坎、芒友、西保等遠征軍主要戰(zhàn)場修建紀念碑和佛塔,告慰為國捐軀的英烈。

  國殤墓園內,蒼松翠柏,清幽肅穆。在這個大陸目前最大的抗戰(zhàn)正面戰(zhàn)場陣亡將士紀念陵園內,89歲的中國遠征軍老兵張體留向記者講述了參加來鳳山戰(zhàn)役、騰沖城收復戰(zhàn)的慘烈情形。談到現(xiàn)狀,老人說,現(xiàn)在每月能從某民間組織處獲得500元人民幣生活費,基本上溫飽無憂。

  陪同爺爺張體留到墓園的張明濤今年剛考上大學,他告訴記者,小時候就聽爺爺講過遠征軍的故事,現(xiàn)在也會借助書籍和電視劇更多地去了解那段歷史,“他們是民族英雄,應該被記住”。

  國殤墓園旁,去年8月15日開館的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參觀者。這里陳列著近兩萬件抗戰(zhàn)文物,有日本戰(zhàn)刀、生化武器等侵華日軍的遺物,也有中國遠征軍的槍械和死難者的頭骨,還有美軍的“威利斯”吉普車等,向后人講述那段悲壯的歷史。

  該館的陳展實物大多來自騰沖民間收藏家段生馗30多年來收集的抗戰(zhàn)文物。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段生馗,從小愛和小伙伴玩“打鬼子”游戲,當時他們用的道具,是從家里拿來的鋼盔、望遠鏡等用于作戰(zhàn)的真家伙。

  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館長段生馗的本職工作是銀行職員,他卻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去滇西的偏僻鄉(xiāng)村、緬甸各地收集抗戰(zhàn)文物,目前藏品有逾十萬件。“我曾找到一個松山戰(zhàn)場上的頭盔,上面竟然有11個彈孔,拿著這個頭盔我無法克制地哭了”,段生馗告訴記者,F(xiàn)在,這個頭盔,也在館內展出,供后人緬懷。

  為收集抗戰(zhàn)文物,段生馗曾在緬甸兩次被捕入獄。他說,“我也想過放棄,但現(xiàn)在關于遠征軍的理論研究逐漸增多,還需要更多實物鐵證,所以要繼續(xù)努力,最重要的文物就是那些沒有收集到的”。

  段生馗說,明年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兩岸將合辦一些紀念活動,具體活動還在策劃中。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電話:010-83998731

遂溪县| 台安县| 双鸭山市| 临颍县| 乐至县| 四会市| 曲周县| 江北区| 温州市| 荣昌县| 陆良县| 红桥区| 东乡族自治县| 芷江| 凌海市| 大安市| 泗水县| 绥阳县| 巢湖市| 汝阳县| 上思县| 通山县| 喜德县| 遵义县| 重庆市| 怀来县| 拉萨市| 百色市| 佳木斯市| 库车县| 平南县| 曲麻莱县| 绍兴县| 湖口县| 辽阳市| 拉孜县| 双鸭山市| 永德县| 巨鹿县| 莲花县|